创新涌动发展力量。近年来,方大炭素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积极发挥3个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劳动技能竞赛、技术创新成果评选等活动,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公司3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完成创新创效项目59个,产生经济效益132.77万元。
今年以来,该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围绕生产经营中心任务,紧贴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继续发挥劳模业务专长和技术优势,发挥好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为公司培养一批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带动和激发广大员工的创新创造热情,推动创新创效,为公司生产经营作出新的贡献。
让技术创新成为设备自动化改造的“引擎”
在方大炭素,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汇聚了一批电气、机械、自动化等方面的专家人才,这些高水平人才都是在技术方面有专长、有一定理论水平,也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企业技术革新的中坚力量,持续推动公司创新创效。
“张平香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全国劳模张平香为领衔人,是方大炭素创建最早的一个工作室,成立以来开展了炭砖52#机床螺旋连锁互保改造、5#电极线3#机南侧滑环控制回路改造等技改项目,创经济效益数百万元,在科技研发、技术创新和小改小革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今年以来,在张平香的带领下,创新工作室成员深入现场了解各产线需求,围绕小改小革、降本增效目标,先后开展了技术研发部新能源车间球化线上位机升级改造、压型厂三车间7#压机控制系统上位富士触摸屏升级改造、石墨化厂三车间配料系统运输小车料斗自动接料控制攻关等项目。
通过技术攻关项目的实施,有效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杜绝小车料斗溢料的风险;解决了产线备品备件淘汰,无备件更换的问题,减少了设备故障,保证了产线生产产量。一季度共计为公司创直接效益12万元。
“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开拓思路,运用新技术新技能,解决产线设备存在的问题,尤其要提升年轻技术人员技能水平,推动公司高效发展。”张平香信心满满地表示。
让技术创新成为破解生产难题的“金钥匙”
方大炭素压型厂三车间振动输送机传动部分,原设计传动装置选用电动机拖动减速机直连偏心轴、连杆运转振动实现原料输送,设备振动时间长、振幅大达16mm,造成振动输送机减速机轴承损坏、键槽滚键、减速机壳渗油等故障频发。
这一生产难题摆在了“张想想劳模创新工作室”所有成员面前,引起了工作室领衔人——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想想的高度重视。他组织召开研讨会议,寻找破解难题的“金钥匙”。经过大家集思广益,技术攻关方案终于出台。技术人员改变设计思路,将减速机直连模式改为电动机和皮带轮的转动模式。使用电动机通过三角皮带轮带动偏心轴转动时,驱动连杆和橡胶弹簧驱动槽体实现直线往复运动(线性振动),从而带动物料向前作定向抛掷运动,达到输送的目的,改造完成后设备故障大幅降低,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在此基础上,他们还一鼓作气完成了压型厂三车间配料仓高位料位计改型工作,改造完成后解决了因配料仓顶部输送系统设备不能正常停机而导致的粉料外泄问题,同时结束了生产人员长期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料仓料位的历史。
最近,张想想刚刚完成了一项小改小革项目,通过将水平真空罩液压控制阀组中O型换向阀改型为Y型换向阀,一招解决了4000吨油压机缸体密封和筒体故障率高、使用寿命短的难题,可每年为公司节约备品费、人工费共计约4万余元。
在张想想的带领下,“张想想劳模创新室”今年一季度已经完成技术革新12项,在消除公司设备安全运行隐患,提升公司设备工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20多万元。
让技术创新成为降本增效的“压舱石”
“瞿鸿业劳模创新工作室”自创建以来,在方大劳模、焙烧厂厂长瞿鸿业的带领下,围绕降本增效开展工作,在“降”字上下功夫,在“增”字上做文章,组织完成了焙烧厂3#浸渍线清理机电控系统改造、焙烧厂五车间环式炉新型烧嘴试验攻关、焙烧厂环式炉冷却窑改造、焙烧厂2#浸渍线改造等项目,为企业降本增效持续贡献力量。今年一季度,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全体人员立足岗位促创新,共上报小改小革项目13项,实现直接经济效益5万余元。
焙烧厂一车间A#窑因设备存在缺陷,导致循环风机频繁出现焦油堵塞、抽出烟道多次出现蹿火现象,为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为彻底解决此问题,今年2月份,劳模创新工作室组织检修骨干力量对抽出管道进行了改造。改造期间,一车间全体检修人员和各车间抽调过来的精兵强将发扬不怕困难、勇于奉献精神,连续工作20个小时。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瞿鸿业更是一步没有离开过现场,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确保改造顺利进行。改造完成后,A#窑天然气单耗从改造前的92m3/t降至目前42.94m3/t,A#窑无烟气异常排放,设备运转正常,并减小了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的工作强度,改造取得圆满成功。
榜样示范引领,创新永无止境。行进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方大炭素3个劳模创新工作室立足生产实际,积极主动地融入公司科技创新重大战略,主动参与各工序的技术革新技术改造,为打造世界一流炭素强企作出应有的贡献。(罗永岗 金宏伟)
上篇:
下篇:
Copyrights © www.fdtsg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镇炭素路11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00010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