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限地眷恋这块圣地,此时此刻,我们愿意把身躯置身于
火焰四溅的钢炉,和电极一起为祖国奉献光和热。”
——摘自老一代兰炭建设者陈冰诗作
方大炭素公司是我省国有企业成功转制为民企的一个范例,它从兰州炭素厂这个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改制嬗变,从“生死挣扎”到“凤凰涅槃”,短短几年时间,方大炭素成为国企顺利转制的一个美丽神话。是什么让这个曾经面临困境的企业重新迎来曙光,是什么让经历过灰心、沮丧的老国企职工重拾信心凝聚起力量?方大炭素人的回答是,这缘于“党建为魂”的新型民营企业文化。
在炎炎夏日的6月,记者走进这个“凤凰涅槃”的企业,感受了这个新型企业强劲的发展活力,感受了被誉为“甘肃经验”的党建文化给非公企业带来的凝聚力。
党建引领 党组织凝聚的发展动力
早在2006年,转制前的海龙科技(原兰州炭素厂)资金链中断,全线停产,工资拖欠数月,人心涣散,濒临倒闭。
如何让企业走出困境,重新踏上征程呢?当年9月,濒临破产的海龙科技,甩脱了脚下的羁绊,变身为方大炭素,实现了企业命运的一次转折。
面对外忧内患的重重困境,从一开始,党建就成为一条铁的纪律被确定为方大炭素的企业文化。公司党委下设9个党总支,37个党支部,现有党员503名,这对许多民营企业来说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方大炭素职工,甚至外界都有一种疑问:作为亚洲炭素行业的龙头老大、中国炭素行业排头兵、国内上市民营企业,为什么会把党建作为企业文化的基石和灵魂,进而创建出一套企业文化来?
“民营企业做党建,不是为了提高知名度,不是一种纯粹的政治宣教。而是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发挥党建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真正把民营企业党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资源,实现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和发挥企业党建作用的双赢目标。”方大炭素公司党委书记胡建忠说。
诚然,方大炭素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方大炭素不断强化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党员张平香是压型厂三车间的一名电气技术员。由于方大炭素公司的许多主力设备均为进口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备品备件的采购周期长、价格高,生产等不得。于是张平香和她的伙伴们一头扎入备件国产化的探索之中。固态接触器是她第一个成功的战例,这项成果不仅满足了设备需要,每年还能为企业节约费用20余万元。紧接着进口油压机主泵模块、西门子直流调整器、加热料仓母线进口绝缘等等一系列国产化改造工作连续获得成功,设备上所有的易损件基本都实现了国产化,为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仅2014年,张平香的备件国产化替代工作为公司节约成本120余万元。近四年间,张平香完成设备改造25项,技术革新81项,修旧利废130项,设备故障率保持在1.2‰以下。出色的工作业绩为张平香和她的团队赢得了掌声和荣誉,她本人也荣获“兰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当选为红古区人大代表,连续三年被方大集团评为“方大英模”。2015年又被省总工会评为甘肃省劳动模范,她所带领的团队先后被评为授予全省“工人先锋号”、全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李斌式班组”等荣誉称号。
上篇:
下篇:
Copyrights © www.fdtsg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镇炭素路11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0001097号